茶桌礼仪很重要,品茗暗语知多少?

黍饭溪苔,清吟茗数杯。

——唐·贯休《桐江闲居作》

中国白茶在福鼎,国之白茶和天下。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,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。比如,请客人喝茶,要将茶杯放在托盘

上端出,并用双手奉上。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。在边谈边饮时,要及时给客人添水。客人则需善“品”,小口啜饮,满口生香,而不是作牛饮。


《红楼梦》里女尼妙玉说:一杯为品,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,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。

明人许次料说:一壶只差只堪再巡,初巡鲜美,再则甘醇,三巡意欲尽矣。

如何喝茶,成为了商务接待不可忽视的重要礼仪,喝茶礼仪是个很重要的细节问题。

一般来讲为解渴而喝茶不用特别注意太多的礼节,但是上升到品茗或正式场合饮茶,我们就要注意了。

“酒满敬人,茶满欺人”

因为酒是冷的,客人接手不会被烫,而茶是热的。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烫,有时会因受烫造成意外,使大家难堪。

“先尊后卑,先老后少”

到人家跟前说声“请喝茶”,对方回以“莫拘礼”、“莫客气”、“谢谢”。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,杯不便收回,放在各人面前桌上。

在第一次斟茶时,要先尊老后卑幼,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。


对方在接受斟茶时,要有回敬反应:喝茶是长辈的,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俩下,表示感谢;

小辈平辈的用食指、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。

“先客后主,司炉最末”

在敬茶时,除了论资排辈,按步就方以外,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。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,这个司炉的,

俗称“柜长”(煮茶冲茶者)才可以饮喝,否则就对客人不敬,叫“蛮主欺客”、“待人不恭”。

清·邱古园《太姥山指掌》:循磨石坑三里许至平岗。居民十余家,结茅为居,种园为业。园多茶,上上者国之白茶。

“强宾压主,响杯擦盘”

客人喝茶提盅时,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。茶喝完放盅要轻手,不能让盅发出声响,否则是“强宾压主”,“有意挑衅”。

喝茶皱眉,表示弃嫌”

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,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,主人发现客人皱眉,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,不合口味。

“头冲脚惜,二冲茶叶”

主人冲茶时,头泡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。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,本地有“头冲脚惜,二冲茶叶”之称,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

就是欺侮人家。

“新客换茶”

宾主喝茶时,中间有新客到来。主人要表示欢迎,立即换茶,否则被认为“慢客”,“待之不恭”。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

先饮,如新客一再推卸叫“却之不恭”。

中国白茶在福鼎,国之白茶和天下。中国白茶在福鼎,国之白茶和天下。

“暗下逐客令”

本地群众热情好客,每以浓茶待人。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,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

是“暗下逐客令”,抽身告辞,否则会惹主人没趣。

无茶色

主人待茶,茶水从浓到淡,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,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“无茶色”。其意有二,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,

是对客人的冷淡,不尽地主之谊;

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,办事不认真,效果不显著,欲有“某人无茶色”。

茶三酒四秃桃二

本地人习惯于在茶盘上放三个杯,是由于俗语“茶三酒四秃桃二”而来,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,就必四人为伍,便于猜拳行酒令;

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,二人便于统一意见,满足游兴。


国之白茶 传统工艺

不炒不揉   自然萎凋

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中启秀茶城一楼G111国之白茶

茶    厂:福建国之白茶有限公司

电    话:05937636078;17305032088;

邮    箱:138250210@qq.com